她们网 > 情感百科 > 陕北大秧歌 榆林国家级非遗系列一陕北秧歌

陕北大秧歌 榆林国家级非遗系列一陕北秧歌

日期:2023-03-11 09:47:07作者:图片:未知人气:+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对于榆林这座城市来说,植根在这里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这座城市人文记忆的载体,也如同一条条血管,串起了榆林的精神脉络。

目前,榆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陕北秧歌、榆林小曲、绥米唢呐、横山老腰鼓、白云山道教音乐、靖边跑驴、清涧道情、府谷二人台、绥德石雕、陕北民谚、陕北民歌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横山说书、铁水打花技艺、佳县手工挂面制作技艺、榆林拼三鲜制作技艺等5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陕北神木面花、白云山庙会、横山炖羊肉制作技艺、神木剪纸等185项。下面就让小编带你感受榆林国家级非遗之一—陕北秧歌的魅力!

陕北秧歌源于民间祭祀

陕北秧歌舞,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已有,原为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 由此可知,秧歌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清李调元《粤东笔记》云:"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中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故又有人指出,秧歌传自南方,是陕北的一种外来文化。作家曹谷溪在《再谈陕北秧歌》中说:"陕北人闹秧歌,就是图个红火。每年正月二三开始,几乎要闹腾一个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压了锣鼓五音"。形式多样,是一种民间广场集体歌舞艺术,表演起来,多姿多彩,红火热闹。

陕北地区 “闹秧歌”习俗由来已久。如陕北的绥德、米脂、吴堡等地,每年春节各村都要组织秧歌队,演出前先到庙里拜神敬献歌舞,然后开始在村内逐日到各家表演,俗称"排门子",以此祝贺新春送福到家,这是古代祭社活动的延续,十五日灯节这天,秧歌队还要"绕火塔""转九曲"。

"绕火塔"也叫"火塔塔",先用大石和砖垒起通风的座基,上面再用大块煤炭搭垒成塔形,煤炭之间有空隙,填入柴禾、树枝以便燃点。由于当地煤炭质量好,又有柴木助燃,所以在十五日的夜晚点燃后,火焰照红夜空,秧歌队绕塔高歌欢舞,非常好看。此习是古代"祀太乙""积薪而然"求火消灾驱邪的遗风。此风俗在清代县志中有记载,如《绥德县志》"并以煤块积垒如塔,至夜,然(燃)之,光明如昼。"《米脂县志》"铺户聚石炭垒作幢塔状(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昼。"可见此俗由来已久。

丰富多彩的闹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其中绥德、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那里的农村至今仍保留传统的秧歌表演程式、礼俗和风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乡人驱傩的"神会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 ,也有1942年之后才兴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数十人,有的多达近百人,在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暸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沉浸在欢乐愉快的喜庆气氛中的陕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红火。秧歌吸收当地流传的水船、跑驴、高跷、狮子、踢场子等形式中的艺术元素,组成浩浩荡荡的秧歌队。传统的老秧歌、神会秧歌中保存着“起场”、"谒庙”、"敬神"等祭祀礼俗,表演中还有拜门(又称沿门子) 、搭彩门、踩大场、转九曲等活动。

百种秧歌阵型扭出欢乐

陕北秧歌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在锣鼓乐器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表演中有"原地扭"、"走十字步”、“三步一跳”、“斜身步”、"抖肩步”等。陕北秧歌分为“大场”和“小场”两种,大场队形变化丰富,有“龙摆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龙吐水”、“十二莲灯"等数百种排列法;小场表演包括“水船"、“跑驴"、"高跷”、"霸王鞭"等。也可根据动作风格和内容划分为"文场子"、“武场子" 、"踢场子"、“丑场子"等;其中“踢场子"为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双人舞,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需展示“软暖"、“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龙爪穿云”、“金鸡独立"、“金钩倒挂"等高难技巧。陕北秧歌在1942年的延安新秧歌运动中成为主角,被赋予了新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内容,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传遍全国。

伞头是秧歌队伍的灵魂

陕北秧歌主要有三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陕北秧歌的领头人叫伞头,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两种道具都有吉祥的含义。伞,寓义庇护众生,风调雨顺;虎撑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关。据说孙思邈曾为老虎治病,为便于观察和治疗,曾用一铁圈撑开老虎的嘴,这铁圈就叫"虎撑”。后来,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民间医生手中发出声响的“串铃",成为民医的标志。它在伞头的手中,则成为消灾却病的象征物,又是指挥秧歌队表演和变化队形图案的响器。伞头是秧歌队的领头人,通晓传统秧歌唱段,能即兴编唱新词,根据场地气氛或各家的情况出口成章。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重复他最后一句,形式简朴、热闹,词句生动、易懂,唱得观众皆大欢喜。现在的秧歌舞,经过改革后角色有所不同,服饰可为现代装,腰系红绸带。手中道具可以是讓刀、锤子,可用花伞。丑角也可不要,也可和霸王鞭结合起来。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的伞头改为工农形象持木制镰刀斧头,创造了具有新内容的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等。其中,"翻身秧歌"、"胜利腰鼓"等新秧歌在全国得到普及。新秧歌有大场秧歌《边区好地方》、扇秧歌《南泥湾》等,深受群众欢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起着鼓舞斗志,庆祝胜利的作用。1950年代民间舞蹈方兴未艾,各地秧歌异彩纷呈,人们就在秧歌前冠以地名以示区别。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陕北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陕北秧歌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庆祝春节文化活动的必备节目,现如今它已经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融入他们的生活,不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广场厅堂,都能看到他们热情洋溢的舞蹈,也体现出陕北人民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

陕北秧歌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地年轻人参与进来,要规划先行,注重文化内涵,致力于传承人的培养,再结合现代化的传播途径,推动陕北秧歌新的发展。

陕北秧歌这项陕北独有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要想在当今多元的文化状态中,走出黄土地,走向全国,必须有机地融合、借鉴、渗透其他民族、民间的优秀表演艺术,沿着取材于民间、规范于课堂、升华于舞台的途径,聚合所有陕北文化、文艺人之力才能完成。我们期盼着新一代的“闹秧歌”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更新、锤炼出一种崭新的彰显新时代陕北人精神风貌的“闹秧歌”套路,普及和推广在本地的各种文艺活动中,闪亮在全国的艺术舞台上。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签:

本文标题:陕北大秧歌 榆林国家级非遗系列一陕北秧歌 - 情感百科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chybbs.com.cn/baike/14516.html

投稿入口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1 www.chybbs.com.cn 【她们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88888888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2877366609@qq.com